當行業目光聚焦于2025電動兩輪車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大會之際,名震作為減震器領域的領軍企業,已悄然完成了從“零部件供應商”到“產業規則制定者”的角色轉變。這場轉變背后,不僅體現了名震的戰略遠見,更彰顯其重構產業格局的格局與擔當。

配件標準化:名震引領產業規則定義
在新國標實施的政策引領下,名震展現出了超越常規零部件企業的戰略視野。在筆者看來:名震的配件標準化戰略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技術范疇,已然上升為構建產業生態的系統工程。

作為行業標準的重要制定者,名震牽頭制定QC/T 701標準、參與團體標準修訂等舉措,本質上是基于其技術積累和行業地位,持續引領產業規則的定義與升級。而這種對產業規則的引領,恰恰比市場份額的競爭更具戰略價值——通過將經過實踐驗證的技術路徑轉化為行業標準,名震正在為產業建立更高質量的發展基準和創新框架!
“標準智能件”:名震重塑產業價值維度
值得高度關注的是,會上名震科技董事長提出的“標準智能件”概念,正在成為其重塑產業價值鏈的核心支點。當傳統減震器被賦予智能化內涵,產業價值的重心正從制造環節向研發創新和生態構建環節躍遷。

為支撐這一戰略轉型,名震以集團化作戰格局,在全國戰略性布局浙江、天津、廣東、江蘇、廣西、重慶六大生產基地,深度覆蓋長三角、京津冀、大灣區、成渝經濟區等核心經濟圈。
當然,名震這一布局絕非簡單的產能擴張,而是基于對各區域產業特點的深刻理解,構建的協同發展網絡。每個基地都肩負著服務區域市場、輻射經濟帶的使命,共同夯實“標準智能件”戰略的制造基石。

三維賦能:名震構建產業協同新范式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名震構建的“技術協作平臺-聯合實驗室-深度協同”三維賦能體系,也引發與會嘉賓的高度關注。這是一種全新的產業協同模式,在這個體系中,名震以平臺化思維整合產業資源,推動創新要素的高效流動。
這一戰略正在重新定義產業競爭規則:未來的競爭將從價格維度轉向技術標準與生態體系的綜合較量;產業利潤分配將更加注重研發創新價值;而標準化平臺的建立,將加速技術創新擴散,推動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。

總結:
可以肯定的是,未來的產業競爭,必將是生態與生態的競爭、標準與標準的競爭。名震已率先踏上從產品創新到標準引領、從價值鏈參與到生態構建的升級之路,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戰略選擇,更是中國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。
作為行業的領軍者,名震正以自身的實踐,為整個產業開辟出一條充滿可能性的新路徑!